英特爾理應退出可穿戴設備市場,遇到問題與平板電腦市場相似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能否在一個產業中獲得應有的地位和價值,主要取決于其所涉及產業的主客觀條件。即客觀的市場前景和存在的挑戰及主觀上的技術和影響力等。三防平板電腦和加固平板電腦市場與平板電腦市場的進入條件相似。
在此我們不妨先看看英特爾堅持不放棄的可穿戴設備市場。
作為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老大(按出貨量計)的Fitbit,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Fitbit的“活躍用戶”,從上一年的670萬增加到了1690萬,增長率超過150%,但Fitbit的總用戶數是2900萬,這意味著Fibtit的活躍用戶只占到58%(1690萬),有42%的用戶買了Fitbit后卻較少使用。需要說明的是,Fitbit的境遇頗具代表性。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NPD Group的統計,約有40%的運動手環用戶在購買這類設備后6個月選擇停用。至于在可穿戴設備(手環類)排名第二的小米,雖然其在2015年實現了1200萬部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相比此前一年的110萬部,暴增951.8%,市場份額也從4.0%上升到了15.4%。不過,從2015年全年各個季度市場份額數據變化來看,小米曾在2015年季度達到市場份額的峰值,到了第4季度卻有下滑,而小米之所以銷量增長迅猛,主要得益于其價格戰略,其健康手環的售價普遍在11美元~20美元之間。
盡管表面上看,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在增長,但由于價值(運動、睡眠、飲食這些數據,以及與朋友互動)所限,且很多功能在使用時,還得依靠手機統計和分析,才能獲得健康監測數據,實際上用戶對于可穿戴設備的黏性并不高,而這勢必導致表面出貨量的增長實際上是在低價格的情況下取得,對于廠商而言,高出貨量帶來的價值(從營收和利潤的角度)也不高。這點從Fitbit今年季度利潤大降77%的是和小米官方對于其手環營收可以忽略不計的言論中可見一斑。
而近期發布的科尼報告表明,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開發者們發現,可穿戴智能設備作為一種新興的產品,雖然經過了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但是卻很難完成其作為一個消費型產品到商業核心產品的過渡。也就是說可穿戴設備即便出貨量很大,但其給相關企業帶來的商業價值并不高,這對于習慣了高利潤模式的英特爾來說顯然是不適合的產品品類或者說是投入產出比太差。
更為關鍵的是,該報告還顯示,75%的受訪者認為未來這些著力于開發可穿戴智能設備的企業在技術、市場等諸多方面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其中40%的受訪者發現,IT相關的利益集團與可穿戴智能設備開發商之間的溝通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可穿戴智能設備所面臨的挑戰。這自然就引出了英特爾不放棄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主觀因素。
業內知道,與智能手機市場類似,英特爾進入所謂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時間并不晚。早在2013年9月,英特爾就成立了NDG事業部(the New Devices Group),該事業部隸屬英特爾新技術事業群(NTG);2014年,又收購了運動手表廠商Basis,并且被并入NDG事業部,這一收購被業內認為是英特爾進軍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關鍵和標志,與此同時,英特爾還發布了專用于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的Edison(愛迪生)平臺。但不幸的是,今年夏季,英特爾的可穿戴設備計劃開始出現問題。今年6月,由于可能出現過熱風險,英特爾召回了Basis Peak設備。根據英特爾的說法,這一問題影響了約0.2%的用戶。英特爾并未提供設備的更換,而是直接停止銷售這款產品。隨后,英特爾還宣布于今年底結束對Peak的軟件支持(包括云存儲服務)。
不知看到此作何感想?“過熱”一詞無非讓我們又重溫英特爾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短板,即芯片的功耗與ARM架構相比始終是個難以逾越的鴻溝,而到了可穿戴設備市場(低功耗仍是主要訴求)這種短板更會被有意或無意間放大。正應了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史蒂夫·莫倫科夫)曾經說過的話:“對可穿戴設備的看法與平板電腦相似,它是智能手機技術的重要延伸。如果在智能手機領域沒有取得成功,就很難在可穿戴式設備上有好的表現。”事實也的確如此。據稱高通今年年初其驍龍處理器已經用在了65 款主流可穿戴設備上,預計今年還會增加50款。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鑒于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低價值及存在的行業挑戰和英特爾自身芯片始終存在的短板,加之此前這種短板終導致英特爾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鎩羽而歸的前車之鑒,盡管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前景可期,但英特爾理應做到結合產業特點及自身的優勢做到有所為的同時,也要有所不為。由此看,我們更希望外界的傳聞能夠成真,而英特爾所謂堅持的官方回應也僅是一種姿態而已。